Oracle,这一全球知名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其中文名称“甲骨文”不仅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一段有趣的由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Oracle与“甲骨文”这一名称之间神秘的面纱,快速了解Oracle的起源。
Oracle的起源可追溯至1977年,当时由Larry Ellison、Bob Miner和Ed Oates三位计算机爱好者共同创立了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公司。他们致力于开发一种全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在IBM论文的启发下,他们采用了关系模型,这一创新使得数据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1979年,SDL公司发布了Oracle 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Oracle数据库的前身。1982年,公司更名为Oracle Corporation,并发布了第一个商业化的Oracle数据库产品。
那么,Oracle为何会与“甲骨文”这一名称结缘呢?
这主要得益于Oracle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的巧妙翻译。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与Oracle公司的业务特点不谋而合。甲骨文是一种文字、信息载体,而Oracle从事的计算机行业本质上也是数据信息的记录和传递。此外,“甲骨文”与Oracle的发音相近,易于记忆和传播。因此,当Oracle进入中国市场时,便采用了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中文名称。
2002年4月26日,Oracle宣布正式启用“甲骨文”作为公司的中文注册商标。这一名称不仅彰显了Oracle公司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也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Oracle之所以被称为“甲骨文”,既是对其业务特点的精妙诠释,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致敬。这一名称的选择,无疑为Oracle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发展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品牌力量。